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14期
编号:12854388
不同部位注射99mTc标记的肌醇六磷酸盐联合亚甲蓝检测早期子宫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
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注射99mTc标记的肌醇六磷酸盐联合亚甲蓝检测早期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的价值。方法 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在子宫浆膜层、宫颈和子宫浆膜层联合宫颈部位注射99mTc标记的肌醇六磷酸盐联合亚甲蓝, 对术中和术后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以及不同部位注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及符合率分析。结果 术中前哨淋巴结的术中检出率为78.6%, 术后行病理检查发现, 有20例患者存在转移灶, 前哨淋巴结检测术的灵敏度为97.7%, 特异度为42.9%, 假阴性率为2.3%, 阳性预测值为91.3%;三个不同注射部位的检出率和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术前与术后前哨淋巴结阳性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9mTc标记的肌醇六磷酸盐联合亚甲蓝检测对早期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99mTc标记的肌醇六磷酸盐;亚甲蓝;诊断价值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个恶性肿瘤之一, 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 且大多数患者初诊时年龄为50~60岁, 初次诊断时以Ⅰ~Ⅱ期的患者为主, 占所有病例的84%左右, 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异常流血, 其发病主要与持续性的雌激素作用有关, 此外肥胖、孕产次数以及晚绝经等有关[1]。本病发生后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4 字符